((This article is translated from "Beyond Star Trek" of L. M. Krauss))
((未經譯者同意, 請勿轉載))


  我討論了一些未來的可能性 (物理的未來與宇宙本身的未來), 作為本書的結尾. 這讓我想起最近在討論會上我常被問到一個問題: 現代科學的最佳口號是否為 "天空是極限嗎?" [The sky's the limit?] 這時我通常會毫不考慮地回答: "不, 我認為更好的口號是 '我們只受想像力限制' [We are limited only by our imaginations.]" 之後我常常質疑自己這個漫不經心的回答. 我真的相信我所說的, 還是只是因為那聽起來很響亮? 我要變身成為政客了嗎?

  首先且讓我表明, 我原來說這句話的時候, 並非意指物理宇宙中可能發生的事情沒有限制. 就是因為這類錯誤的觀念才驅使我撰寫給非科學家看的科普叢書. 科學就是架構在限制之上: 它的演進就是不斷地經由實驗及理論去尋找什麼是不可能的, 並以此推斷宇宙到底如何運作. 你可以回想一下夏洛克˙福爾摩斯 [Sherlock Holmes] 的格言, 當你排除所有其他可能的時候, 剩下的選擇就是唯一的可能, 不管它看起來多麼不可能. 就因為這樣, 即使把所有附加的東西都拿掉, 宇宙還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

  在我看來, 科學贈與人類最大的禮物, 就是讓我們認清不管喜不喜歡, 宇宙就是它現在這個樣子. 有時它很神秘; 有時它很平庸. 適應現實不但不會限制我們的想像, 反而會使它擴展.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發明, 並不是出於某人認為宇宙該遵守這些美好的定律; 而是大自然 "強迫" 我們接受這些革命性的概念. 學習如何遵循這個架構以達成我們的渴望, 或許才是智慧的真正定義. 唯有保持心靈開放, 接受任何存在的可能性, 堅持向外探索引人入勝的事物原理, 才有希望揭開自然的秘密.

  雖然科幻對寫實主義的需求並不如科學那麼急迫, 但我認為被現實 (至少看似真實) 鍛鍊的深層想像精神, 才能刻劃出最好的科幻作品. 我嘗試隨時保持 "如果....會怎樣?" 的態度, 但必要時我也會回想起紐約時報發行人亞瑟˙蘇柏格 [Arthur O. Sulzberger] 的格言: "我喜歡保持開放的心靈, 但可不是腦袋開花的那種開放." [I like to keep an open mind, but not so open that my brains fall out.] 有時候, 邏輯的價值並不會包容多數人 (包括好萊塢的製作人) 所真誠相信的大多數可能性. 對那些因為我的論點而沮喪的人, 我希望他們能把這本書當作挑戰. 在某些討論科學與科幻分界的討論中, 常令我困擾的是有人輕蔑地提到 "傳統科學". "傳統" 科學家常被認為思想封閉保守, 而那些願意跳過實驗問題的人則被認為心胸寬闊開明. 這簡直是本末倒置. 我認為那些願意強迫想像力遵循自然界精密路標的, 才是真正有開放心胸的人, 而不是那些遇到能反映其得意理論與期望的宇宙就不加鑑別盲目接受的人.

  同時, 我們也必須對神秘的事物抱著感激之心. 就是那些難以理解的事物才能刺激我們的想像力. 神秘能供養人類的精神. 如我對物理界的未來所期望的, 或許有一個世界, 在那裡面所有的大謎題都可以得到解答. 與得到我同事在本書中所提出問題的解答同樣迷人的是, 得到這些答案的結果永遠不如搜尋答案的過程能令人得到刺激與滿足. 神秘能驅動我一開始所提科學與科幻的連結, 而慶祝其連結才是科學, 文學與藝術 (更別提我的書了) 的真正內涵.

  即使我們檢視了大自然遺留在人類道路上的所有線索, 宇宙中還是有許多疑問懸而未決. 我真的相信我們的想像力甚至還未開始耗盡存在的可能性. 高喊 "真相就在那裡" [The Truth Is Out There] 的口號或許太過陳腐. 我比較喜歡的是 "你根本什麼都還沒看到!" [You ain't seen nothin' y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柯小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